電子背散射衍射(EBSD)分析法能力介紹

電子背散射衍射(EBSD)分析法主要對材料的微觀組織觀察與分析,包括黑色金屬(碳素鋼、合金鋼、不銹鋼、鑄鐵、鐵合金等)、有色金屬(鋁合金、銅合金、鎂合金、鈦合金、鋅合金、鎳合金等)、磁性材料、半導體材料等。用于解決晶體材料在結晶、薄膜制備、半導體器件、形變、再結晶、相變、斷裂、腐蝕等過程中的問題。實驗室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,可以對各類金屬材料進行測試,出具準確的實驗數據,滿足客戶的檢測需求。


方法簡介

電子束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背散射電子,由于電子散射是在各個方向上,會存在一組晶面均滿足衍射條件,因滿足布拉格衍射條件發射彈性相干散射。衍射束構成一個以90°-θ為半頂角的兩個對頂的空間輻射圓錐。圓錐與熒光屏相截,形成菊池花樣。這部分產生菊池衍射的背散射電子逸出在相機前端的熒光屏上,形成背散射電子衍射花樣。CCD或CMOS相機拍攝下衍射花樣,應用軟件自動識別標定,得出材料的取向信息。EBSD可以應用于各種晶體材料(如金屬、礦物等)的分析,EBSD分析軟件可以給出分析區域的菊池花樣質量分布圖、晶粒重構圖、晶界分布圖、極圖等信息,用于解決晶體材料在結晶、薄膜制備、半導體器件、形變、再結晶、相變、斷裂、腐蝕等過程中的問題。 設備允許放大倍數范圍:50~10000倍,可在EBSD測試的同時采集能譜數據。


檢測標準

GB/T 38532-2020/ISO 13067:2011 微束分析—電子背散射衍射—平均晶粒度測量 

ISO 13067-2020 微束分析—電子背散射衍射—平均晶粒度測量微束分析

GB/T 30703-2014 電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分析方法導則 

GB/T 19501-2013 電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則  

ISO 13067-2011 微束分析—電子背散射衍射—平均晶粒度測量